高铁站“去泡面化”引热议,公共服务如何平衡多方需求?

发布于:2025-08-15 阅读:1
近日,广州东站等高铁站下架泡面引发热议。铁路部门称是为维护环境卫生,但旅客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能提升乘车体验,有人觉得影响个人权益。目前铁路部门正探索平衡方案,如设置专区、升级餐饮等。

近日,#高铁去泡面化#话题引发广泛关注。8月14日,有媒体实地走访广州东站发现,站内候车厅商铺已全面下架泡面。白云站的站内商铺也不见泡面踪影。

高铁站

记者在广州东站走访时看到,原本摆放泡面的区域空空如也,取而代之的是捞面、拌面货架。店员明确表示,泡面已全部下架,且不提供热水冲泡自带泡面的服务。

广州东站回应称,原东站开行的普速列车已调至其他车站,目前均为动车组列车。根据国铁集团规定,方便面可能严重影响列车环境卫生,所以高铁车站不售卖,但旅客可自行携带。

其实,关于高铁“去泡面化”并非新鲜事。2024年3月,上海虹桥高铁站就已不售卖方便面。一直以来,广州南站站内商店也未有出售方便面。

高铁“去泡面化”引发了网友的激烈争论。

支持的网友认为,高铁车厢密闭,泡面气味大且不易消散,会让对气味敏感的人不适。医学专家指出,高铁新风系统换气次数少,泡面蒸汽中的油脂分子易形成气溶胶,可能加重呼吸道疾病患者症状。还有网友提到,泡面汤汁洒漏增加保洁难度,暑运时烫伤风险也高。

去泡面化

反对的网友则强调泡面的经济价值与文化意义。五元泡面是学生和务工人员的刚需,高铁盒饭价格普遍较高,选择泡面是无奈之举。在绿皮火车时代,泡面是长途旅行的“灵魂伴侣”,承载着许多人的出行记忆。

为应对争议,铁路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方面推出低气味替代产品,如捞面、拌面等;另一方面,在部分车次试点“气味友好专区”,在餐车设独立通风区域供食用泡面。12306平台还新增“餐食偏好”选项。

在供给端,铁路部门也在推进热链餐食改革。上海局集团新增低价热链餐食,广州局集团在长沙南站试点热链餐食。广铁集团还宣布与连锁餐饮品牌合作,推出15元起“平价热食套餐”。

旅客需求

高铁“去泡面化”对方便面行业也有影响。康师傅、统一等企业推出高端产品,还研发“高铁版低气味泡面”。

公共管理专家指出,铁路部门不应“一刀切”,可借鉴日本新干线和欧洲高铁的经验,强化车厢空气循环系统,或进行分区管理。

这场“去泡面化”争议,本质上是高铁服务供给与旅客需求的结构性矛盾。铁路部门应在提升环境品质的同时,加大平价餐食供给,优化车厢通风系统,探索分区管理模式,让公共服务更具温度。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高铁站 去泡面化 公共服务 旅客需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