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共享花园”:居民自治焕新社区活力

发布于:2025-07-25 阅读:0
本文讲述多个老旧小区将闲置地改造成共享花园的故事。居民们积极参与,通过自筹资金、共同规划等方式,让荒地变花园。这些花园不仅改善了环境,还促进了邻里交流,其建设和管理经验为社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老旧小区的改造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多个老旧小区通过居民自治,成功打造出“共享花园”,为社区带来了新的活力。

共享花园

上海静安区大宁路街道新世纪公寓小区,有一片荒废绿地。草皮枯黄、树木枯死,还堆满建筑垃圾。居民陈咏平忧心不已。一次网格议事会上,改造想法被提出。虽小区不属于美丽家园改造项目,维修基金有限,但居民自筹热情高,两天筹近3万,还通过多元方式解决资金难题。大家共同规划,花园里种20余种花草树木,设凉亭、环形步道。7月23日,“绿之谷生境花园”启用。街道与业委会签协议,依托《社区花园公约》长效管养,区绿化市容局还推出《静安区社区花园建设工作指引》,推广经验。

北京西城区一个墙皮掉渣的30年老小区,靠共享花园火了。爱养花的张阿姨发起,居民纷纷参与,清垃圾、贡献物资。采用“认养制”,菜大家分。花园成“社交中心”,邻里关系改善,物业费拖欠问题也解决了。

老旧小区

青山区老旧小区钢花117街坊,兴城物业党支部与澜茵绿化养护服务公司党支部结对共建。修剪800多棵乔木,打造“共享花园”,让居民移栽植株,还将举办园艺展等活动,聘请“红色园丁”,引导居民参与管理。

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街道石牌岭社区文翰苑小区,社区邀请各方探讨改造,以“翰苑”命名新花园。10月25日,志愿者进一步改造,用废旧轮胎种花,增添野趣。

还有一个30年老小区,退休教师李姐发起清理荒地,众人出力,荒地变花园。有鹅卵石小径、番茄架、石头彩绘等。居民关系更亲密,有“共享公约”。

居民自治

这些老旧小区共享花园的成功建设,意义重大。它改善了居住环境,让居民有休闲娱乐好去处;促进了邻里交流,增强社区凝聚力;为社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推动基层自治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老旧小区借鉴,让社区更美好。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老旧小区 共享花园 居民自治 社区治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