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种怪兔”入侵美国社区,专家警告远离

发布于:2025-08-14 阅读:1
近日,美国科罗拉多州柯林斯堡地区出现“变种怪兔”。它们脸上长黑色触手状赘生物,自2024年起被发现,出现率上升。专家称是感染棉尾兔乳头瘤病毒所致,虽不传染人类,但仍需远离。居民担忧,官方发布应对指南。

近日,越来越多的人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兔子。这些兔子的脸上长出了黑色的触手状赘生物,看起来就像科幻电影中的变种生物,引发了当地居民的担忧。

变种怪兔

自2024年起,当地居民就陆续发现了这样的兔子。有居民称,自己在前一年冬天就看到了一只患病的兔子,没想到第二年这只兔子不仅回来了,而且赘生物长得更大了。

专家鉴定确认,这些兔子感染了棉尾兔乳头瘤病毒(CRPV)。该病毒主要通过蚊子和蜱虫传播,会导致兔子头部或头部附近生长出赘生物。目前,这种病毒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虽然专家表示这种病毒不会传播给人类或宠物,但科罗拉多动物和野生动物保护局仍然敦促任何看到这类兔子的人远离它们,不要去碰它们。该机构还发布了指南,禁止触摸或靠近染病兔,若发现需立即上报,由专业团队处理。同时,也提示宠物主人勿让猫狗接触病兔。

棉尾兔乳头瘤病毒

从感染初期来看,兔子皮肤会出现红色斑点,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形成疣状肿瘤。多数情况下,病变组织会角质化形成乳头状瘤,也就是公众看到的“触手”或“犄角”。不过,约5% - 10%的病例可能恶化为鳞状细胞癌,如果肿瘤持续生长至遮挡眼睛、口鼻或影响进食,最终可能导致动物死亡。

针对宠物饲养者的担忧,兽医建议应重点防范蚊虫叮咬,通过保持环境清洁、使用防虫设施等方式降低感染风险。

据研究机构统计,此类病毒在中西部棉尾兔群体中呈现扩散趋势,除科罗拉多州外,邻近多个州均有类似病例报告。有学者分析,CRPV病毒长期存在于北美野兔种群,但近年因气候变化与栖息地破坏,病毒扩散加速。这一现象揭示了生态链的脆弱性,专家呼吁警惕类似人畜共患病出现,需加强野生动物健康监测。

在社交媒体上,#美国惊现触手兔子#话题登上了热搜,网友分成了两派。担忧派质疑病毒变异风险,要求政府扩大检测范围;猎奇派则争相拍摄“变种兔”照片上传。

总之,目前相关部门正持续监测疫情发展,并呼吁公众保持警惕但无需过度恐慌。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变种怪兔 棉尾兔乳头瘤病毒 美国科罗拉多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