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区“遛狐”风波:异宠管理难题待解

发布于:2025-08-05 阅读:1
今年2月起,上海松江区一小区有居民遛北美赤狐,引发众人担忧。狐狸野性难驯,还曾独自徘徊。居民向多部门反映无果,管理部门说法不一。专家指出赤狐未被驯化,不适合居民区。此事凸显异宠管理在归置和执行上的漏洞。

近日,上海松江区洞泾镇塘和家园登云苑发生了一件新奇又令人担忧的事。从今年2月开始,小区里的居民们常常能看到一位邻居牵着一只北美赤狐在小区内遛弯。这只毛色火红的狐狸,成为了小区里的“网红”,却也让许多居民的心悬了起来。

北美赤狐

居民王女士经常带着孩子在小区散步,每次看到那只狐狸,心里都十分紧张。有一次,狐狸突然蹿得很快,女主人力量不够,差点拉不住,狐狸差点冲撞到老人和孩子。王女士说:“狐狸有野性,万一咬到小朋友或者冲撞到老人,后果不堪设想。”5月31日,这只狐狸还独自在绿化带徘徊,女主人在业主群内求助寻找,这让居民们更加忧心忡忡。

对于在小区里养狐狸这件事,业主群里争议不断。居民张先生表示不支持,他认为狐狸本身具有野性,身上携带的细菌和攻击性都比较强,在小区里养不太合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居民通过市民服务热线向相关部门反映了情况,但至今没有得到有效的答复。居委会称上门通知过养狐狸的邻居,派出所则表示狐狸不归他们管,让居民找林业局。

记者找到了狐狸的主人王先生。王先生称,这只北美赤狐是外省开养殖场的朋友送给他的幼崽,从小人工饲养,没接触过野外环境,性格温和。他还带狐狸接种了3针疫苗,并提供了接种记录。王先生觉得自己能办的手续基本都办全了,国家法律没有禁养的就视为可养。他经常在深夜遛狐狸,遇到人群会特别注意控制距离。

异宠管理

然而,动物专家指出,虽然狐狸打了疫苗,但赤狐在我国尚未被成功驯化为宠物,其野性和攻击性依然存在,一旦受到刺激,可能会伤人。而且,狐狸的尿液气味刺鼻,对小区环境也有影响。上海自然博物馆研究员何鑫表示,赤狐需要较大的活动空间,不适合在居民区饲养。

那么,北美赤狐到底能不能在居民区饲养呢?松江区林业站表示,北美赤狐属于特种畜禽,归农业农村部门管理。但农委执法大队依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认为居民区不能养这种动物,应由城管执法部门处理。奇怪的是,城管部门却称狐狸不算家禽,此事与他们无关。

这一事件并非个例。上海街头的异宠热潮不断升温,除了狐狸,还有水豚、驯鹿、雪貂等非常规宠物频频出现。这些异宠不仅可能带来公共卫生威胁和生态入侵危机,还存在法律灰色地带。国家疾控局最新警示,异宠可能携带多种病原体,必须严格管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

面对异宠管理的难题,专家建议尝试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动态调整清单内容。同时,要健全配套协调联动机制,让专业部门配合城管完成执法工作。国家也在加强多部门协同监测和联防联控,以应对异宠带来的各种风险。

居民安全

在城市文明与个性养宠需求不断碰撞的今天,如何平衡包容与安全,成为了一道亟待解决的考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明确管理责任,完善相关法规,让居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和谐。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上海小区 北美赤狐 异宠管理 居民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