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家“狗试毒蘑菇”全家中招,野生菌中毒风险需警惕!

发布于:2025-07-31 阅读:0
近日,四川遂宁一家用狗试毒蘑菇后仍全家中毒。狗吃后看似没事,人吃不久就呕吐。医生提醒,误食蘑菇中毒要催吐、就医,警惕假愈期。我国毒蘑菇超500种,非专业人士难辨,千万别采、买、吃野生蘑菇。

近日,一则令人揪心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四川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了因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一家三口。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患者姜某为遂宁市船山区人,当天他父亲在自家地里种植药材时,发现了几簇外观“又白又嫩”,类似斗鸡菇但体型更小的野生蘑菇。

野生蘑菇中毒

姜某父亲前几天在地里捡了一些同样的野生蘑菇回来,炒熟后没敢吃,喂了狗。看到狗吃了没事,再次去地里劳动时又采了一些回来。7月13日中午,父亲炒了大半盆,一家人比较谨慎,没敢多吃。姜某称自己吃了两三根,父母食用量也很少。

然而,食用后约两三个小时,姜某开始感觉心里翻涌,随后出现呕吐症状。因当日天气炎热,他起初误以为是中暑,未立即就医。但很快父母也相继出现呕吐,他这才意识到可能与食用的蘑菇有关,随即带父母前往医院。

狗试毒

经医院洗胃、输液等对症治疗后,三人当晚不适症状消退,于23时许顺利出院。目前,一家三口身体均已无碍。但这次经历实在是让人后怕,姜某回忆,其实父亲前几天喂狗吃蘑菇后,狗有两顿不太爱吃东西,当时没人多想,以为是嫌腻,后来才知道那会儿狗可能已经中毒了。

这件事也让网友们炸开了锅,大家纷纷吐槽“狗试毒”这种不靠谱的行为。事实上,“狗试毒”存在着极大的误区。犬科动物与人类的代谢系统存在根本差异,毒素耐受性不同。致命鹅膏中的鹅膏毒肽对人类肝细胞RNA聚合酶有强烈抑制作用,但狗的肝脏代谢酶可部分分解毒素,表现为“无症状”。而且部分毒素潜伏期长达24小时,姜家土狗“两天不进食”实际是中毒初期反应,却被误判为“安全”。另外,狗试毒时食用量少,而人食用量达50克以上,毒性阈值被突破。

毒蘑菇风险

我国有超过500种毒蘑菇,非专业人士极难辨清。像致命鹅膏,50克可致命,0.1毫克毒素就可致死;大青褶伞,误食后引发肠胃炎型中毒,严重者脱水休克;亚稀褶红菇,无特效解毒药,横纹肌溶解,死亡率超50%。2024年,全国有2800多起蘑菇中毒事件,9000多人中毒。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袁华提醒,误食蘑菇中毒,要立即催吐、尽快就医、警惕假愈期。部分毒蘑菇中毒,如肝损害型蘑菇中毒,存在“假愈期”,患者在中毒初期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但实际上,此时毒素可能正在悄悄地对肝脏等器官造成严重损害。

为了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大家一定要记住不采、不买、不吃野生蘑菇的“三不原则”。如果实在想吃蘑菇,应选择正规超市、菜场购买人工种植的蘑菇。万一不小心误食了毒蘑菇,要立即催吐,可使用手指、筷子、汤勺柄等刺激咽部引发呕吐反射。催吐后,要尽快将中毒者送往附近正规医院救治,同时务必告知医生食用野生蘑菇的情况,包括食用时间、蘑菇外观特征等。

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千万别拿生命开玩笑,要敬畏生命,尊重科学。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野生蘑菇中毒 狗试毒 毒蘑菇风险 科学防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