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首推“双贴息”政策,激活消费市场活力

发布于:2025-08-14 阅读:1
8月13日,中央层面首次实施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个人消费涵盖多领域,贴息1%;服务业聚焦8大消费领域,单户贴息最高1万。政策精准高效,到期或延长期限、扩大范围,助力消费升级。

近日,财政部联合多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实施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宛如一场及时雨,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双贴息政策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指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此次实施的“双贴息”政策,旨在通过强化财政和金融协同,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精准投向消费领域,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的信贷成本,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提振消费,畅通经济循环。

先来看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该政策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贴息对象为居民使用的相关贷款经办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的日常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大体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1/3,政策实施期为1年。

对于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按照实际金额计算贴息,多笔叠加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享受贴息1000元;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也可多笔叠加,加上小额消费贴息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享受贴息是3000元。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的操作也十分便捷。借款人在申请个人消费贷款签订相关贷款合同的同时,只需授予贷款经办机构相关权限,允许其识别贷款发放账户或者指定账户的交易信息。对于已经签订的贷款,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来取得借款人的相关授权。贷款经办机构将根据实际消费情况,按照政策规定的要求来计算财政贴息金额,在定期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由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借款人可通过短信、手机App等方式知晓享受财政贴息的具体情况,无需额外操作。

再说说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贴息对象是向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贷款,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主要消费服务领域。贴息比例同样为1个百分点,可以贴息1年,这些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为100万元,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

从今年3月16日到年底,只要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且已经收到贷款资金的经营主体,都可以享受最长1年的贴息,贷款期限不足1年的,按照实际期限来进行贴息。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的操作也很简单,借款主体只需按照正常的信贷流程在银行办理贷款。经办银行收到财政贴息资金以后,对经营主体已经支付的利息,一次性向经营主体返还对应的贴息资金;对于经营主体未来需支付的利息,贷款经办银行在后续按期收取时,直接扣除对应的贴息资金。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双贴息”政策具有诸多亮点。补贴方式更精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精准支持用于消费的部分,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精准用于改善经营状况;支持消费力度更大,两项贴息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发力,1块钱的贴息资金有可能带动100块钱的贷款资金用于居民消费或消费领域服务业的供给;惠及范围更广,覆盖不同消费群体和8大消费领域;贴息流程更高效,借款人无需额外操作。

政策到期后,有关部门会开展效果评估,研究视情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和调整贷款经办范围。这一政策如同一剂强心针,为消费市场的复苏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让居民敢消费、企业愿投资,有望实现供需两端的良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双贴息政策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消费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