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成都!一组数据带你回顾2025世运会
2025年世界运动会在成都圆满落幕。这场11天的体育盛会创多项纪录,展现全球顶尖运动员风采。从参赛规模到赛事成绩,从城市热度到经济效应,都亮点十足。世运会会···
2025-08-19
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跑步与健步走是大众青睐的锻炼方式。5公里的跑步和走路,哪个对身体益处更大呢?一项发表在《动脉硬化、血栓和血管生物学》的研究给出了答案。
科研人员追踪3.3万名跑者和1.5万名步行者6年,发现消耗同等能量时,走路对慢性病的预防效果竟小幅超越跑步。具体数据对比(每消耗1个代谢当量MET):高血压,跑步降低风险4.2%,走路降低风险7.2%;高胆固醇,跑步降低4.3%,走路降低7.0%;2型糖尿病,跑步降低12.1%,走路降低12.3%;冠心病,跑步降低4.5%,走路降低9.3%。不过研究负责人补充,调整BMI指数后,跑步对代谢效率的提升更显著,两者实际健康收益差异小于2%,关键在坚持。
那么,哪些人更适合走路,哪些人更适合跑步呢?
这五类人更适合走路:关节预警人群,像体重超标的陈琳,跑步膝盖积水,转快走后每月减重3斤且无伤痛;慢性病患者,如冠心病患者老周,遵医嘱每日监测心率快走,血压稳定;银发族,79岁的刘奶奶用助行器分段行走,骨密度三年未下降;孕晚期女性,孕32周的瑜伽教练改用斜坡行走,产检指标全优;运动小白,程序员张伟从“走15分钟喘粗气”到轻松完成5公里。
跑步更适合这三类人:体检无异常的健身教练,用间歇跑提升VO2max(最大摄氧量);需要突破平台期的减重者,跑者每月比步行多消耗9000大卡;追求心流体验的人群,广告总监称“跑步时的多巴胺比咖啡管用”。
在运动时,还有黄金运动公式,要平衡时间、强度与风险。时长与频率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是健康底线。《柳叶刀》研究揭示,30 - 60分钟/次收益最佳,超90分钟运动可能产生负效应。换算成5公里,跑步约需30分钟,快走约60分钟,每周3 - 5次刚好达标。
时间选择也很重要。2025年《自然·通讯》研究警示,清晨5 - 6点运动,心血管压力峰值升高37%;睡前3小时运动,导致入睡延迟1.5小时。黄金时段是晨间8 - 10点(降低19%中风风险)或下午4 - 6点(肌肉活性提升20%)。
运动时还要注意安全红线。企业高管酒后晨跑突发心梗;长期久坐的刘女士首次跑步即胫骨骨裂。所以感冒、熬夜、饮酒后自动降档为散步;新手从每日快走15分钟起步;高强度运动后补充电解质水(小口多次)。
此外,还有强度自测法,中等强度是能说话不能唱歌(心率100 - 140次/分);高危信号是说话断断续续伴冷汗,要立即停止。膝关节脆弱者,可改用“快步走 + 游泳”组合;跑步爱好者,每周加入2次靠墙静蹲(保护髌骨)。
总之,无论是走路还是跑步,关键在于坚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结合科学安排,都能带来健康益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2025年世界运动会在成都圆满落幕。这场11天的体育盛会创多项纪录,展现全球顶尖运动员风采。从参赛规模到赛事成绩,从城市热度到经济效应,都亮点十足。世运会会···
2025-08-19
8月16日成都世运会,中国女子腰旗橄榄球队28 - 22逆转日本队,收获本次赛事首胜,挺进5 - 6名排位赛。这也是该队世界性大赛历史首胜。日本队世界排名高,比赛过程···
2025-08-17
近期,“体育外卖”在多地流行,为青少年提供上门体育培训服务。它省时省力,还能定制课程,受家长青睐。不过,该模式也面临安全和专业度等问题。如浙江、厦门等···
2025-08-10
全民健身日,大家热衷跑步和健步走。研究表明,消耗同等能量时,走路对慢性病预防效果小幅超跑步。但调整BMI后,跑步对代谢效率提升更显著。文章还分析了适合走路···
2025-08-09
8月5日,浙江台州3岁宝宝展现惊人运动天赋,在定制双杠、吊环上表现出色,被称“先天体操圣体”。宝妈发现孩子潜能后定制器材,培养其运动习惯。专家提醒幼儿运动···
2025-08-06
最新资讯
难忘成都!一组数据带你回顾2025世运会
世运会:中国女子腰旗橄榄球队逆转日本获历史首胜
“体育外卖”悄然兴起,引领健身新潮流
走5公里和跑5公里,哪个对身体益处更大?
3岁“先天体操圣体”引发幼儿运动教育新思考
“苏超”常州队困境中坚守,盼涅槃重生
陈芋汐夺冠创历史,周继红颁奖闹乌龙
十轮点球激战!“专治不服”河南队爆冷淘汰申花晋级
争议判罚激怒王欣瑜,逆风翻盘后拒绝与裁判握手
申花足协杯爆冷出局,问题根源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