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夏“蝉灾”来袭,专家揭秘背后真相

发布于:2025-07-21 阅读:0
今年盛夏,上海蝉数量激增,蝉鸣和滴液困扰市民。专家称是因不同品种蝉遇“大年”叠加出现。蝉鸣是雄虫求偶,滴液是蝉尿液,对人危害小。可物理隔音、错峰出行应对,大家应以平常心看待这一自然现象。

随着盛夏来临,上海市民被蝉“逼疯”了。清晨,公园里晨练的市民被密集蝉鸣“震”得停下脚步;夜晚,蝉鸣更是吵得人难以入睡。不仅如此,市民在树下还会遭遇“蝉雨”,这其实是蝉的尿液。

上海蝉灾

为何今年上海蝉特别多?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周兴苗介绍,蝉存在“大小年”现象,与非生物和生物因素有关。今年遇上蝉的“大年”,不同生长周期的蝉品种叠加出现,使得蝉的数量格外多。而且,今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平均温度比常年高,雨水也偏多,温度一高,蝉幼虫在土里代谢加速,原本潜藏几年的周期缩短了,加上梅雨季湿度大,虫卵孵化率超高。另外,上海“生态大城”建设提速,绿化覆盖率增加,为蝉提供了更多栖息地,而城市扩张减少了鸟类的活动空间,蝉的天敌减少,也导致蝉的数量增多。

蝉大年

对于市民反映的“滴水”现象,周兴苗解释,这些液体可看作是蝉的尿液。蝉以植物汁液为食,其肠道会将吸收的汁液部分排出,这种液体除了水,还含有氨基酸、糖类等营养物质,因此带有甜味,但对人体和衣物无害,只是会给人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和清洁上的麻烦。

蝉鸣较往年更为明显也是因遇上“大年”的原因,这是雄虫在成熟阶段的求偶行为,与城市照明、绿化等关系不大。针对市民关心的如何解决蝉鸣和滴液带来的困扰,周兴苗认为,完全解决蝉鸣难度很大,可自行前往无蝉鸣的地方;至于滴液现象,可通过打伞等物理隔绝方式应对。

生态环境

蝉数量增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其实也不大。蝉的成虫阶段很短,通常只有几周时间,最多一个月多,鸣叫时间不会太长。其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在产卵时将卵产在树枝的嫩梢部分,对植物有一定影响。此外,蝉的若虫在地底下以植物根部汁液为食,若遇上天气干旱且若虫数量多,可能也会对植物生长有影响。

除上海外,武汉等其他地区今年也有蝉集中出现的情况,只是上海的这一现象受到了更多关注。专家呼吁大家以平常、和谐的心态看待这一自然现象,接受大自然的正常规律,不必因此造成过多困扰。同时,专家也给出了一系列实用建议,如防噪可关窗+开空调、佩戴硅胶耳塞;防“尿”可通过树荫时佩戴宽檐帽或打伞、避免在树下长时间停留等。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上海蝉灾 蝉大年 生态环境 应对方法

相关文章

  • 骑车摔倒,路人援手彰显社会温暖与文明风尚

    骑车摔倒,路人援手彰显社会温暖与文明风尚

    近期多起女子骑车摔倒事件中,路人纷纷伸出援手。杭州龚旭东救助的竟是妻子;雨天外卖小哥等接力救助摔倒女子;玉林博白孕妇摔倒也获3市民救助。当然也有好心被误···

    2025-07-23

  • 2025年7月22日热点辟谣与风险提示

    2025年7月22日热点辟谣与风险提示

    2025年7月22日,多则热点信息受关注。一则昆明警情通报系谣言,真实事故伤亡远低于网传。今日大暑,科普警惕热中风,症状勿误判。金融监管总局提示远离“职业背债···

    2025-07-23

  • 山东泰安暴雨成灾,多村受损交通中断

    山东泰安暴雨成灾,多村受损交通中断

    2025年7月22日,山东泰安受暴雨影响灾情严重。下港镇西圈村西圈大桥被冲垮,300多亩田地被淹,部分房屋和道路损毁。泰安市气象台升级暴雨预警,当地发布防御措施···

    2025-07-23

  • 京东发力餐饮外卖,三年计划建万家七鲜小厨

    京东发力餐饮外卖,三年计划建万家七鲜小厨

    7月22日,京东宣布启动‘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投入10亿为1000道招牌菜寻合伙人,3年将投百亿建1万家七鲜小厨。此战略意在重构餐饮供应链,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还···

    2025-07-23

  • 广东佛山四区累计报告2658例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

    广东佛山四区累计报告2658例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

    截至7月21日,广东佛山顺德、南海、禅城、三水四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658例,均为轻症。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过伊蚊传播。本文介绍症状、与···

    20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