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医学类专业遇冷现象解析

发布于:2025-07-22 阅读:0
2025年浙江高考,浙大等高校医学类专业爆冷,如临床医学(5 + 3一体化)、预防医学等专业分数线和位次号明显下降。这并非浙江独有现象,主要因医学生求职难、学医年数长、工作强度大,使其性价比变低,引发社会关注。

2025年7月21日,浙江省2025年高考普通类一段平行志愿正式投档,往年报考大热门的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今年却遇冷。以浙江大学医学院为例,在招生计划基本稳定时,各专业分数线和位次号明显下滑。

医学类专业遇冷

最为热门的临床医学(5 + 3一体化)专业,今年比去年降了9分、369名位次号;预防医学专业降幅更明显,今年比去年降了8分、1472名位次号。临床医学类遇冷并非浙江独有,全国不少名校临床医学类专业降分明显。

已义务帮考生填报高考志愿近30年的叶军表示,这并不意外。实际上,从前几年儿科学专业降温,到去年普通高校临床医学专业降温,临床医学专业热度一直在降,如今名校临床医学类专业也不例外。

医学生就业

救死扶伤虽是学子理想,但现实因素不得不考虑。近年来,医学生求职难度上升,学医年数长、工作强度大,导致临床医学专业在考生和家长心中性价比降低。据了解,医学生培养周期长,一般是“五年本科 + 三年规培 + 硕博连读”,八年起步。且2025年128万医学生中仅15%能穿上白大褂,三甲医院热门岗位要求博士学历已成常态。

从薪资来看,预防医学本科起薪6000 - 8000元,硕士8000 - 12000元,而人工智能、计算机等专业应届生起薪普遍超1.5万元。预防医学薪资增长还缓慢,3 - 5年经验者在疾控系统年薪约15万,药企高级医学顾问可达25 - 40万,但这类岗位对复合型技能要求极高,普通毕业生难以企及。

高考志愿选择

此外,医学专业还面临编制内卷与职业瓶颈。如2025年天津医疗编制考试中,预防医学岗位竞争比达40:1,且52个本科岗仅占总招聘量的25%。即便上岸,基层疾控中心工作职业成就感低,晋升空间有限。

相比之下,今年警校、定向师范等专业爆火,报考人数和分数线明显增加。家长和考生更看重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和稳定性。医学专业遇冷趋势,可能影响接下来几年招生计划,学校需调整课程,加强临床与科技结合,更要解决医生加班多、收入低等问题。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高考 医学类专业 遇冷 就业 性价比

相关文章